前段时间“西双版纳现大规模毁林种茶”的新闻冲上热搜,这种为了利益不惜以破坏山林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行为,着实令人痛心。

何仕华(图1)

 

以前人们砍掉大茶树种其它山林作物,现在又要毁掉山林种茶树,难道这就是所谓的“天道轮回”吗?说到这件事,不得不提一个人,那便是宣传和保护古茶树资源第一人——何仕华。

 

何仕华(图2)
右边为何仕华老师

何仕华与普洱茶的相遇、相知

时间一晃50多年,何仕华老师与普洱茶相遇、相知已经半个世纪,他本是四川人,毕业于北京科学技术进修学院,1965年从部队转业到普洱,便开始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何仕华(图3)
何仕华老师正在给茶饼签名

从任原思茅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正处级副局长开始,从事了50多年的外贸茶业工作,“思茅”便是现在的普洱。他对茶叶行业管理、茶叶技术推广、茶树栽培、开发、保护等都有着较深的研究,在这50多年里,普洱茶就像他的一位友人、一位知己。

 

何仕华(图4)
何仕华老师与小喜年创始人

何仕华与“过渡型千年古茶树”

与其说到普洱是任职,倒不如说是与茶开始了另一种生活。走访村寨、深入茶山,研究探索,于是在1991年,那个大家都忙着砍茶树种其它作物的年代,他发现了“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”,就好像一匹隐没许久的千里马,终于遇到了它的伯乐。

何仕华(图5)
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实拍

后来这棵茶树被保护起来,成为了茶树中的“国宝”,1997年,茶树的照片还被作为邮票发行。

 

何仕华(图6)
1997年发现的一套邮票——《茶》

 

何仕华与古茶树、古茶园的保护

云南不但有着可以证明中国是茶叶发源地的古茶树,还生长着许多野生型、过渡型的大茶树,此外,景迈还有着万亩古茶园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自然文化遗产,合理的开发和保护重中之重。

何仕华(图7)

1986年开始,人们大规模砍伐老茶树,那时候人们并没有“古茶树”的概念,也不知道要保护。同年3月,何仕华老师在惠民区政府召开的“三千会议”上提出要保护老茶树、老茶园,虽然当时会议上没人反对,但是眼下老茶树的经济价值低,他知道保护老茶树这条路任重而道远。

何仕华(图8)
何仕华老师在“中国百茶宴”上

正如屈原所说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经过长期的努力,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古茶树的价值,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。今年2月份,景迈的万亩古茶林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。

 

何仕华(图9)
何仕华老师在古茶园

 

普洱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古茶树资源承载着的是上千年的文明,一旦破坏,便不可再生。幸得有像何仕华老师这样的认识到云南大茶树价值的爱茶之人,文化才得以传承,文明才得以被世界看见。

在此,真诚地向何老师致敬!

何仕华(图10)
何仕华老师与小喜年创始人


云南普洱茶知名人:何仕华

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30多年,对茶叶行业管理和茶叶技术推广,名茶开发有深入研究。

小喜年2005年景迈山生茶 何仕华定制景迈纯料古树茶 普洱生茶饼

小喜年2005年景迈山生茶 何仕华定制景迈纯料古树茶 普洱生茶饼

小喜年2009年景迈山生茶(一芽一叶) 何仕华定制 景迈山纯料古树茶

小喜年2009年景迈山生茶(一芽一叶) 何仕华定制 景迈山纯料古树茶

小喜年2006年景迈生茶 何仕华景迈纯料古树茶 获名茶评比金奖

小喜年2006年景迈生茶 何仕华景迈纯料古树茶 获名茶评比金奖

小喜年2009年何仕华景迈古树熟茶 何仕华普洱茶熟茶 12年陈化熟茶

小喜年2009年何仕华景迈古树熟茶 何仕华普洱茶熟茶 12年陈化熟茶